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土壤中的化学过程、物理化学过程、生物化学过程以及生物学过程的进行,其中重要的有土壤的酸碱性、缓冲性、氧化还原性质、吸附性、表面电化学性质与胶体性能等,这些性质深刻影响土壤的形成与发育过程,对土壤的保肥能力、缓冲能力、自净能力和养分循环等有显著影响。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能直观了解土壤特性,为改良土壤、提高肥力、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提供依据。多米诺生物采用权威可靠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,可以对土壤多项理化指标实现准确测定。
序号 | 检测类型 | 检测指标 | 检测方法 | |
1 | 微生物数量 | 细菌 | 涂布平板法 | |
2 | 真菌 | 涂布平板法 | ||
3 | 放线菌 | 涂布平板法 | ||
4 |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| 微生物生物量碳 | 氯仿熏蒸法 | |
5 | 微生物生物量氮 | 氯仿熏蒸法 | ||
6 | 微生物生物量磷 | 氯仿熏蒸法 | ||
7 | 腐殖质 | 腐殖质组分(胡敏酸、富啡酸、胡敏素) | 重铬酸钾法 | |
8 | 腐殖质总碳 | 重铬酸钾法 | ||
9 | 胡敏酸和富啡酸总碳 | 重铬酸钾法 | ||
10 | 有机碳 | 总有机碳 | 咨询 | |
11 | 易氧化有机碳 | 咨询 | ||
12 | 可溶性有机碳 | 咨询 | ||
13 | 颗粒有机碳 | 咨询 | ||
14 | 轻组有机碳 | 咨询 | ||
15 | 有机氮 | 酸解性有机氮 | 咨询 | |
16 | 氨态氮 | 咨询 | ||
17 | 氨基糖态氮 | 咨询 | ||
18 | 氨基酸态氮 | 咨询 | ||
19 | 丝氨酸及苏氨酸氮 | 咨询 | ||
20 | 酸不溶性氮 | 咨询 | ||
21 | 元素及养分 | 碳 | 全碳 | 燃烧法 |
22 | 有机质 | 重铬酸钾法 | ||
23 | 有机碳 | 重铬酸钾法 | ||
24 | 氮 | 总氮 | 凯氏定氮法 | |
25 | 碱解氮 | 碱解扩散法 | ||
26 | 硝态氮 | 比色法 | ||
27 | 铵态氮 | 比色法 | ||
28 | 磷 | 全磷 | 钼锑抗比色法 | |
29 | 速效磷 | 钼锑抗比色法 | ||
30 | 钾 | 全钾 | 火焰光度计法 | |
31 | 速效钾 | 火焰光度计法 | ||
32 | 交换性元素 | 交换性钙、镁、钾、钠等 | ICP | |
33 | 水溶性元素 | 水溶性钙、镁、钾、钠 | ICP | |
34 | 全量元素 | 全量钙、镁、锌、铜等 | ICP/AAS | |
35 | 重金属 | 全量铅、镉、汞、铬、砷等 | ICP-MS | |
有效铜、锌、铁、锰 | ICP | |||
36 | 离子 | 碳酸根、碳酸氢根、氯离子等 | 滴定法 | |
37 | 水溶性硫酸根/硫酸根 | 硫酸钡比浊法 | ||
38 | 其他理化性质 | PH | PH计法 | |
39 | EC | 电导率仪 | ||
40 | 全盐 | 电导法 | ||
41 | 容重 | 环刀法 | ||
42 | 孔隙度 | 环刀法 | ||
43 | 田间持水量 | 环刀法 | ||
44 | 最大吸湿量 | 环刀法 | ||
45 | 可交换酸度 | 滴定法 | ||
46 | 可交换氢、可交换铝 | 滴定法 | ||
47 | 烧失量 | 灼烧法 | ||
48 | 干物质 | 烘箱法 | ||
49 | 粒径分析 | 激光粒度仪 | ||
50 | 固氮酶 | 固氮酶活性 | 乙炔还原法 |